疫苗是个好东西,因为它能诱发抗体,防止感染带来的疾病:乙肝疫苗防乙肝病毒,牛痘疫苗防天花病毒,新冠疫苗防新冠病毒等。 很多菠萝的老读者肯定立刻举手说:“这有啥奇怪的,我现在就知道!打乙肝疫苗能防肝癌,HPV疫苗能防宫颈癌!” 恭喜你,这俩都是对的,但今天要讲的不是这俩,而是一个更让人意外的疫苗:卡介苗(简称BCG),一个用来针对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卡介苗针对的是结核杆菌,它和癌症并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从1921年卡介苗使用开始,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卡介苗这种疫苗在体内不仅能产生特异性地针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还有很显著的“副作用”:非特异性地调节全身免疫系统! 但这种副作用并不全是坏事,因为有人发现它好像会降低各种和免疫相关疾病的风险,包括I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多发性硬化,并还有……癌症! 从1935年开始,有近3000美国原住民参与了一个卡介苗对照研究(1540人打了疫苗,1423人没有打疫苗),当时是为了研究预防结核病的效果,最早结果1952年就发表了。 但没想到的是,研究者居然一拍大腿:我要长期跟踪!然后就真的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随访收集数据。60年整理数据猛地发现,咦?打过卡介苗群体不仅结核病少了,肺癌也少了!很神奇的是,其它癌症类型虽然有点下降趋势,但差别不显著,单就是肺癌少了很多。 在排除了性别、吸烟率、喝酒量、结核病史等方面的差异后,肺癌发病率低了60%以上! 但不管机理如何,毫无疑问,发现卡介苗和肺癌的关系是个意外又很有趣的现象。 这研究还有个特有趣的八卦:1952年研究的负责人是一名美军的医生,叫Joseph Aronson,而2019年这篇新论文的研究者,叫Naomi Aronson,是Joseph的孙女! 卡介苗是一种特殊疫苗,它是由减毒的活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鼻祖:科利毒素。 100多年前,被誉为癌症免疫治疗之父的美国医生威廉姆·科利,刻意用致病的链球菌感染癌症患者,进行“感染发烧疗法”,发现个别患者肿瘤真的缩小了。后来他改进了方法,不用活菌,而是用两种灭活的细菌:链球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混合物,大幅地降低了病人感染死亡的风险,这种混合物被称为“科利毒素”。 科利毒素和卡介苗,本质都是灭活或者减毒的细菌,或许它们对癌症的影响和这种特性有关?这很值得研究。 虽然对大众而言,本来是预防结核的卡介苗居然能影响癌症,有点不可思议,但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并不那么奇怪,因为卡介苗用来治疗癌症已经好几十年了! 准确的是,是通过膀胱灌注卡介苗,来防止膀胱癌手术后复发,主要是针对高危非浸润性膀胱癌和膀胱原位癌患者。自从美国的科学家1976年报道以来,直到今天,依然是膀胱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之一。 大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卡介苗灌注,能明显降低肿瘤进展和复发的风险。原理应该是它激活了对抗膀胱癌的免疫反应。 有趣的是,虽然用了几十年,但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原理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广泛使用。大家只知道它能激活抗肿瘤的免疫活性。但如何激活免疫细胞来抗肿瘤的?几十年后,依然还是个谜。 多项大规模统计发现,非洲打过卡介苗的孩子,儿童时期死亡风险显著下降。这不仅因为肺结核少了,而且感染其它疾病的风险也降低了,包括念珠菌、疟原虫、黄热病毒等等。虽然疫苗不是针对这些病原体的,但也意外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2019年以色列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用卡介苗灌注过的膀胱癌患者,比起没有灌注的,多年后得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居然低了80%。 2022年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上世纪70年代接种卡介苗的小孩,在30岁以后得I型糖尿病的风险低了35%。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反正卡介苗也不贵,要不要干脆明天就带着全家去打一针卡介苗,用来防肺癌、防阿尔兹海默、防糖尿病? 目前这些结论还没有被广泛验证(尤其是长期跟踪项目,实在太少了)。况且我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小时候打了卡介苗,老了以后还有各种保护作用?难道疫苗导致的抗癌免疫记忆,能在体内持续几十年?对于癌症,为什么单是保护肺癌? 比较遗憾的是,现在卡介苗的新研究整体是比较少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药厂等金主不感兴趣:卡介苗专利早就过期了,大规模临床研究动则上亿的成本,但没有专利保护,成功了别人都能卖,谁又愿意当冤大头呢? 大家也不用灰心,也不是没有希望。如果有人真能发现卡介苗对其它疾病起效的原因,很可能会产生新的药物和专利保护,以此来实现商业闭环。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及药物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看病。